[编者按]2014开年之际,在全国乘用车平均保持10%年增长的背景之下,广汽传祺却交出了超过150%的年度增长率的成绩单。传祺以2011年1.7万辆、2012年3.3万辆,到2013年突破8.5万辆的“三级跳”成绩,创造了中国品牌汽车高起点、快速盈利的“传祺速度”。
但“传祺速度”令人瞩目的并非仅仅是异军突起的销量数字,超高增效背后深层的原因值得整个中国汽车界关注和探究。传祺极具创新意识的技术破局,也吸引了来自全国汽车行业30多位领导专家实地的参观考察和深入研讨。此行的目的,正是希望以高起点、高品质、自主创新为特征的传祺模式能拓展到整个民族造车领域,并加以改善和提高,为中国汽车从“制造”迈向“创造”的步伐中注入更多腾飞的动力。
“传祺速度”引产业聚焦,30名专家传祺“探秘”
3月初的花城广州,已然一片盎然春意。5日清晨,广汽番禺化龙基地迎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在参观了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工厂后,他们在广汽乘用车综合楼前的草坪上,种下了三十几棵黄花梨。“种下的是大家对中国品牌汽车的希望。”带队的《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孙勇一脸兴奋。
造访广汽传祺的一行人是由《中国汽车报》牵头、三十多位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郭孔辉院士、杨裕生院士、李骏院士,及中央党校、各大高校、各专业学会的资深专家、学者,且不乏各机构的领导人物。在一番节奏紧凑的参观考察之后,大家纷纷为传祺鼓励叫好,并为传祺的明天贡献良策。

(图1: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左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一起种黄花梨)
成果斐然, “传祺模式”借鉴意义获肯定
恰逢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齐聚北京、为中国汽车做大做强进言之际,拜访广汽的专家团此次寻访的重点也在于商讨推动“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升华蜕变的自主造车议题。他们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就是广汽传祺成果斐然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全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案例与借鉴,也为中国汽车的未来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好长时间没来了,今天上午的参观,使我看到了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发展的希望和前景。” 原外经贸部部长助理、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对传祺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充分肯定,他认为传祺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将改革开放30多年、汽车工业走了60多年的路,通过合资企业摸索到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用到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上,这点非常难能可贵。

(图2:原外经贸部部长助理、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通过上午的考察,看到了传祺可持续发展和正向开发的能力。“传祺车真正自主的成分非常多,不仅在底盘性能结构的开发,还是从生产流程、整个生产组织方式的自主创新。这个自主创新就是能把合资的东西真正学过来,再加以创新,成为广汽的生产方式,我觉得这很不简单!”

(图3: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为精彩发言鼓掌)
杨裕生院士用四句话归纳传祺的发展:方向正确,初战告捷,成果辉煌,前景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同样对传祺自主化的程度感到震惊和喜悦,他认为传祺具备三个特点,第一,愿景高、品牌向上、战略对;第二,有核心技术、正向开发、路线正;第三,专业有体系、领军有人才、必出好产品。他还希望传祺能够把正向开发的经验总结出来,对中国汽车自主做强将是极大的贡献。

(图4: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座谈会上发言)
在座谈会上,吴松盘点式的演讲让顾问团对整个广汽自主品牌项目有了更为清晰的总体认识。从2011年1.7万辆,2012年3.1万辆,到2013年8.5万辆。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成绩,要归功于广汽传祺所具备的各项创新与突破。
吴总表示,首先是生产方式上的突破。七年传褀项目建设,通过整合本田精益管理、丰田生产方式,融合岭南文化的精致细腻,通过制造工艺、品管体制、物流配送及生产组织的持续优化,着力打造成为“广汽生产方式”。

(图5: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向与会专家介绍传祺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
第二大突破便是构建了广汽全球研发网,聚合全球优势的供应商和研发机构,打造传褀品牌独有的经营序列,形成了传褀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让传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品牌。
第三大突破是通过融合欧美、日韩两大国际主流供应链体系的优势,结合国产汽车发展的特点,建立了具国际视野、高品质、低成本,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这些成果斐然的总结和介绍让专家顾问团表示出了充分的肯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松林称赞道:“能看出广汽是在用心去做自主,也取得较大收获。这让人对中国汽车的前景增添了信心。建议广汽继续对自主加大投入,从战略上给予更多倾斜。在市场拓展上下更大功夫,早日实现我们的汽车发展梦。”

(图6: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左一)陪同专家团参观广汽传祺生产车间)
精益求精,“犀利”观点谏言发展大计
在对广汽传祺的做法表示钦佩和赞许,肯定广汽传祺的优势和特长之余,专家顾问团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许多建议,各种切中肯綮的言论也激发了大家的热议和共鸣,其中不乏让在座各位都深受启发的“犀利观点”和“金玉良言”。这些涵盖产品、品牌和新能源领域的意见和建议,无论对于广汽传祺,还是整个民族造车工业,都有着长足的意义。
产品:聚焦重点优势——在专家们看来,传祺要取得进一步的飞跃,技术和产品一定要有所侧重,要有聚焦。例如,有专家提出要开始提炼产品的设计原则,要考虑产品系列化、平台化,使这些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成为企业技术的一个品牌。也有专家认为传祺需要重点做好几个平台,把资源集中在这些地方,对于增强质量和可靠性更有帮助。也就是说,车型不一定求多,要结合产品的定位,把产品最核心、最有亮点的技术掌握好,让人产生印象,就是现阶段广汽传祺的一大目标。

(图7:专家团参观广汽研究院的研发成果)
品牌:坚定品质路线,强化营销能力——在专家们看来,在今后的发展中,广汽传祺一定要继续对品质有百分百的坚持。因为“真正的好车一定要是开出来的”,无论价格、档次或是宣传如何,最终决定一个汽车品牌长销、畅销和发展壮大的因素还是品质根源。因此,广汽传祺作为中国造车的典范,一定要将品质至上作为品牌精髓。
另外,造好车的同时还要会卖好车,品牌营销的加强也是专家建议的重点。大家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要用三网技术继续放大传祺的品牌影响力,不但加强北京上海等重点大城市的辐射能力,也要高度重视三、四线城市市场和汽车租赁市场。
新能源:做出面向消费者的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不少专家从技术和市场角度提出了对传祺和自主品牌的建议,其中一个聚焦的观点是要面向广大消费者进行开发,以早日培养市场为重要切入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应该是抓住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型车,让现有电池得以很好发挥作用;另一个方面是增程式车,广汽是第一个做国家863项目增程式轿车的厂家,并小有成果,应该尽快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做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汽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看到广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一些新的构想,觉得是非常好的探索,但他也同时认为,新能源汽车尽管属于前瞻研究,但是产业化和商用化才是目的,如何将实验室技术尽快转变为市场手段,是值得所有自主品牌共同关注的事情。

(图8:在座谈会现场,专家们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传祺的参观、考察结束后,专家们深感不虚此行,纷纷为传祺“点赞”:传祺速度,为中国汽车的未来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传祺模式,为全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案例和借鉴。广汽的领导同样觉得受益匪浅,广汽集团副董事长、广汽乘用车董事长袁仲荣表示,专家们的把脉点评,对传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指导意见。他希望自主品牌在未来的几年,在国内能够站住,在国外能够打开,真正把汽车工业做强做大。吴松总经理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广汽传祺的愿景,“一心中国梦,世界传褀车”,传褀汇聚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成果,并将践行实现汽车工业中国梦,构筑蕴含中国元素的世界汽车文明。
我们期待着,肩负引领中国品牌汽车出口高端化重任的广汽传祺,能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图9: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与专家顾问委员会全体合影留念)